编号 zgly000165706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青藏高原矮嵩草草甸地下和地上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作者 戴黎聪 柯浔 曹莹芳 张法伟 杜岩功 李以康 郭小伟 李茜 林丽 马建军 曹广民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青海省门源种马场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9年02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S812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矮嵩草草甸 生物量 季节动态 年际动态 气候因子
文摘内容 基于2006—2015年青海海北站10年生物量及气候因子监测数据,分析了青藏高原高寒矮嵩草草甸生物量的季节及年际动态,并探讨了气候因子对其影响。结果表明:(1)季节尺度上,高寒矮嵩草草甸地上生物量表现为单峰变化曲线,8月为其峰值点,为(345.72±27.01) g/m~2,代表了高寒草甸的地上净初级生产力。而地下根系的现存量变化较为复杂,其中5—7月呈现持续上升趋势,8月快速下降,之后9月份急剧,且各月份之间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年际尺度上,10年间高寒矮嵩草草甸地上生物量整体呈现波动增加趋势,2014年为其峰值点,达(437.12±32.01) g/m~2。地下生物量呈现波动性变化,变异较大,10年间平均值为(2566.99±138.11) g/m~2;(2)高寒草甸光合产物分配主要分布在地下,80%地下根系生物量分布于地表0—10 cm土层,且不同土层根系生物量占总地下生物量的比值在不同月份较为稳定。(3)气候因子中,大气相对湿度是影响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大小的主要因素;而气候因子对地下根系生物量的影响极为微弱。研究表明,高寒嵩草草甸对环境变化具有较高的自我调节能力,且高寒草甸的演化受制于人类干扰,而非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