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气候变化对广东省双季稻种植气候区划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65396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气候变化对广东省双季稻种植气候区划的影响

作者 杜尧东  沈平  王华  唐湘如  赵华 

作者单位 广东省气候中心  广东省仁化县南岭生态气象中心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广东省农业厅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8年12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511.42  S162.2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双季稻  熟性  气候区划  广东 

文摘内容 基于广东省86个气象站1961—2016年的气温资料和1∶25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和反距离权重插值等方法,分析影响双季稻种植的关键气候因子(双季稻安全生育期日数、≥10℃积温)时空变化特征,结合气候因子在1961—1990年、1971—2000年、1981—2010年、气候因子突变前(1961—1997年)、突变后(1998—2016年)等5个时间段的变化,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广东双季稻熟性搭配分布区域及其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广东省双季稻安全生育期日数、≥10℃积温的空间分布表现为南高北低、平原高山区低.近56年,广东双季稻安全生育期日数以1.7 d·10 a-1的速率显著增加,≥10℃积温以43℃·d·10 a-1的速率显著上升,各气候因子均在1997年发生了突变.广东双季稻熟性搭配可分为早熟+早熟、早熟+晚熟和晚熟+晚熟3个气候区.早熟+早熟区主要分布在北部中亚热带地区,早熟+晚熟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南亚热带地区,晚熟+晚熟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北热带地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广东晚熟+晚熟区面积明显扩大,早熟+晚熟区面积明显减小,而早熟+早熟区的面积变化不明显.与1961—1990年相比,1971—2000年和1981—2010年广东省晚熟+晚熟区面积分别增加了1.22×106和2.56×106hm2,早熟+晚熟区的面积分别减小了1.13×106和2.56×106hm2.与突变前(1961—1997年)相比,突变后(1998—2016年)晚熟+晚熟区的面积增大一倍多,早熟+晚熟区面积缩小近一倍.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