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次强降雨下不同植被类型产流产沙对比分析



编号 zgly000068430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次强降雨下不同植被类型产流产沙对比分析

学科分类 220.5510;森林采运学

作者 张学权 

作者单位 成都大学 

母体文献 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 2010(21)

页码 11222-11223

年份 2010 

分类号 S714.7 

关键词 植被类型  产流产沙  强降雨  分析 

文摘内容 设置径流观测场,观测次强降雨下不同植被恢复5年后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苦竹+牛鞭草植被类型在此次强降雨106.3mm下,产流、产沙量占其全年的15.24%和17.07%,调节降雨和抑制土壤侵蚀的能力最强;农耕地产流、产沙量占其全年的22.05%和31.65%,其中产沙量达其他3种植被类型的4.6~13.3倍,水土保持能力最弱;桦木+牛鞭草、杂交竹+牛鞭草植被类型因桦木生长和杂交竹间歇性采伐的原因水土保持能力居于中等水平。对比农耕地来说,3种植被恢复后土壤侵蚀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此次强降雨下地表径流控制程度还较弱,需继续加强对土壤和植被的培育。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