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人工恢复与自然恢复模式下苔草草丘生态特征比较



编号 zgly000168626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人工恢复与自然恢复模式下苔草草丘生态特征比较

作者 齐清  刘晓伟  佟守正  张冬杰  张洺也  安雨  王雪宏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延边大学  鲁东大学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9年11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Q948  X37 

关键词 苔草草丘  恢复模式  生态特征  环境因子  太阳岛湿地 

文摘内容 本研究以哈尔滨太阳岛草丘湿地为对象,对比了人工恢复与自然恢复下苔草草丘个体和种群的生态特征,并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苔草植株生长随时间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5—8月),初期(5—6月)生长迅速,6月达到峰值.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模式下,苔草草丘个体和种群特征差异显著:自然恢复下苔草叶面积、叶宽、单株鲜重、单株干重、丘墩高度、直径、丘顶面积、丘墩表面积、丘墩体积等苔草草丘个体特征均显著高于人工恢复,人工恢复下苔草草丘密度、盖度、生物量等种群特征显著高于自然恢复,物种多样性无显著差异.土壤含水量、水深、草丘密度、丘间距离是导致2种恢复模式下苔草草丘生长差异的主要因素,自然恢复区土壤含水量、水深、间距均显著高于人工恢复区,对草丘个体的形成和发育具有促进作用,人工恢复区高移栽密度是导致草丘密度、盖度、生物量高于自然恢复区的主要因素.建议未来开展苔草草丘湿地恢复和保护时,应参考自然恢复湿地中草丘的分布特点,适当调整丘间距离(54.22~117.89 cm)和种群密度(1.9~3.1墩·m-2),同时采取干旱区春季适当补水措施,保持适宜的土壤含水量和水深,促进苔草草丘的生长发育和快速恢复,维持其种群长期健康稳定.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