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纳米活化长效高能竹炭



编号 zgly000042958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纳米活化长效高能竹炭

学科分类 220.5570;林产化学加工学

母体文献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年卷期 2006,29(3)

页码 60-60

年份 2006 

分类号 TQ351.277  TB383 

关键词 竹炭  技术经济指标  吸附功能  有害物质  自动清除  环保材料  高能  活化  纳米  净化空气 

文摘内容 主要内容和技术经济指标: 1.提升竹炭的吸附功能, 现有竹炭存在明显不足, 烧制500℃以上的竹炭比表面积只在150—385m^2/g之间, 吸附速度慢、不彻底、竹炭用量大。研究内容: 在不损害竹炭天然环保特质的前提下, 加大单位竹炭的吸附量, 加快吸附速度, 从而提升其吸附功能, 并且在净化自来水、净化空气、污水处理时, 针对不同的物质, 吸附功能有不同的侧重。关键技术: 选用何种设备、工艺、添加哪些环保材料以达到预期效果? 2.保持竹炭使用的长效性问题, 竹炭在净化空气和水质后, 会吸附很多的有害物质。如不及时清除, 就会饱和并失去吸附功效, 甚至存在二次污染的可能。研究内容: 根据竹炭及其吸附的不同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寻求新型的技术和材料, 将竹炭吸附的主要有害物质进行分解, 消除潜在污染, 延长竹炭的使用寿命, 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开发长效多功能竹炭制品。关键技术: 对竹炭吸附的物质进行分类、分析其反应变化过程, 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技术和材料。对竹炭吸附的不同物质分别进行分解和清除。3.项目实施期内预计达到的主要目标: 1)对竹炭进行深加工, 扩张微孔数, 将比表面积提升到800m^2/g以上, 吸附功能提升3倍, 绝大多数竹炭微孔的直径在1.6nm以上, 大于所要吸附物质的分子直径, 而深加工的成本则控制在普通竹炭烧制成本的2倍以下; 2)完成对竹炭吸附的物质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工作, 并分析出20余种主要物质的反应变化过程: 3)找到能清除(要求80%以上)竹炭内吸附的主要微生物、甲醛、苯、甲苯、氨、氮化物、硫化物、自来水中余氯、农药残留物等有害物质的新型技术和相关材料, 竹炭的使用寿命延长4倍, 而清除的成本要与竹炭延长使用的时间长短、普通竹炭的烧制成本进行经济效益、市场前景等综合分析比较, 使这项技术的运用有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并且产品适销对路。4.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解决生产问题, 使生产出来的竹炭具有以下效果: 1)吸附功能比普通竹炭提升3倍以上; 2)能够自动清除80%以上吸附物。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