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69117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千岛湖姥山林场森林群落下层小气候特征与气候舒适度研究
学科分类
220.5540;木材学
作者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
母体文献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11,32(1)
页码
138-143
年份
2011
分类号
S718.55
关键词
森林群落
小气候
气候舒适度
生态功能
文摘内容
对千岛湖姥山林场6种不同类型森林群落内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光量子等小气候因子进行同步监测, 探讨了不同森林群落类型的小气候特征以及天然森林群落和人工森林群落在生态功能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 1).人工森林群落杨梅茶园和柏木群落下层累计光量子密度分别为454.6μmol·m^-2·s^-1和424μmol·m^-2·s^-1, 远大于青冈木荷(196.6μmol·m^-2·s^-1)、青冈苦槠(280.6μmol·m^-2·s^-1)、苦槠石栎(260.6μmol·m^-2·s^-1)、马尾松(125.2μmol·m^-2·s^-1)4种天然森林群落; 2).天然森林群落9月平均气温28.1℃, 低于人工森林群落2.7℃, 平均相对湿度为80.95%, 高出人工森林群落11.6%; 3).人工森林群落气候舒适等级持续时间仅1h, 而4种天然群落舒适等级持续时间分别在5h-9h之间, 其中苦槠石栎群落在全天所测的9个时段内, 气候等级均属舒适。因此, 天然森林群落在遮荫、降温增湿等调节小气候因子变化幅度以及改善气候舒适度方面优于人工森林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