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土高原人工林深层土壤水分利用研究



编号 zgly000168345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土高原人工林深层土壤水分利用研究

作者 杨敏  赵西宁  高晓东  杨世伟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研究 

年卷期 2019年06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S152.7 

关键词 黄土高原  人工林  深层土壤水分  根系  土壤质地 

文摘内容 探讨黄土高原人工林的深层土壤水分利用状况,对该区植被恢复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偏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的刺槐林和柠条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分析了不同气候区人工林0—80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深层(200—800 cm)土壤水分消耗量及土壤耗水速率,探究了不同气候区人工林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 3个气候区农地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刺槐林和柠条林。刺槐林、柠条林在2个气候区0—80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6.64%~11.01%,6.38%~11.41%,均在半干旱偏旱区平均土壤含水量最低。(2)刺槐林和柠条林的深层土壤耗水量、深层土壤耗水速率均以半干旱偏旱区最高,分别为:808 mm,698 mm,32.33 mm/a,31.76 mm/a。(3)人工林在半干旱偏旱区和半干旱区的植物根系较半湿润区活跃,特别是在0—300 cm土层,对土壤水分影响较大。(4)土壤质地是人工林深层土壤水分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黏粒含量与土壤水分呈正相关,砂粒含量与土壤水分呈负相关。半干旱偏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的黏粒含量依次增加,砂粒含量则相反。不同气候区人工林对深层土壤水分影响不同,同时受根系和土壤质地影响较大,因此选择合理的人工植被配置模式对深层土壤水的保护和持续利用非常重要。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