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3种植被恢复过程中水土流失规律的研究



编号 zgly000072656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3种植被恢复过程中水土流失规律的研究

学科分类 220.5540;木材学

作者 黄承标  刘运华  秦武明  韦善华  黄丹  李保平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林学院  广西高峰林场 

母体文献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10,34(2)

页码 59-63

年份 2010 

分类号 S714.7 

关键词 厚荚相思  尾巨桉  人工林  灌草坡自然植被  植被恢复过程  水土流失 

文摘内容 水土流失是人工林植被恢复过程中生态效益评价的重要指标。2002—2006年,在广西南宁市郊丘陵地带的杉木林采伐迹地上,建立厚荚相思人工林和尾巨桉人工林以及灌草坡自然恢复植被3个径流小区,分别对水土及其养分流失量进行连续观测研究。结果表明: (1)3种植被的年平均地表径流量由小至大依次为厚荚相思林(39.60t/hm^2)、尾巨桉林(45.03t/hm^2)、灌草坡(64.30t/hm^2);(2)年平均土壤侵蚀量由小至大依次为厚荚相思林(0.26t/hm^2)、尾巨桉林(0.29t/hm^2)、灌草坡(0.32t/hm^2);(3)年平均水土养分(N、P、K)流失量由小至大依次为厚荚相思林(0.036kg/hm2)、尾巨桉林(0.039kg/hm^2)、灌草坡(0.054kg/hm^2);(4)水土及其养分流失量在各植被类型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而在不同年份之间的差异极显著。根据5a各植被恢复过程中水土流失量的大小,可划分为流失高峰期(造林当年)、流失减缓期(造林后2~3a)和流失稳定期(造林后4~5a)3个阶段;(5)水土流失量的季节变化程度由大至小依次为夏季(48.6%~72.5%)、春季(20.8%~48.2%)、秋季(2.5%~3.9%)、冬季(0.7%~2.8%),分别与同期降雨量的季节分配相吻合;(6)在广西营造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对于保持水土、减少养分流失、维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