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郭岩山不同海拔天然栲树林土壤硅形态特征



编号 zgly000174728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郭岩山不同海拔天然栲树林土壤硅形态特征

作者 何冬梅  陈逸飞  苏仪  汪运祥  黄国庆  廖晓丽  方淑侦  黄伟  靳少非  郑德祥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顺昌县国有林场  顺昌县林业局  闽江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 

母体文献 林业科学研究 

年卷期 2023,36(2)

页码 153-160

年份 2023 

分类号 S714 

关键词 海拔  天然栲树林  土壤硅形态  郭岩山 

文摘内容 [目的 ]探究郭岩山不同海拔天然栲树林土壤硅形态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进一步揭示亚热带地区土壤硅形态含量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方法 ]本研究以郭岩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天然栲树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在郭岩山自然保护区海拔600、700、800、900 m分别设置标准地,采集不同海拔各土层(0~20、20~40、40~60 cm)的土样,测定土壤不同硅形态含量,分析环境变化对土壤中硅形态的影响。[结果 ](1)高海拔土壤有效硅(258.26 mg·kg^(-1))、水溶性硅(155.69 mg·kg^(-1))、活性硅(388.97mg·kg^(-1))及无定形硅(1 561.97 mg·kg^(-1))含量均显著高于低海拔土壤有效硅(93.16 mg·kg^(-1))、水溶性硅(78.38 mg·kg^(-1))、活性硅(231.84 mg·kg^(-1))及无定形硅(832.24 mg·kg^(-1))。深土层(40~60 cm)的土壤有效硅含量(227.53 mg·kg^(-1))显著高于0~20 cm(120.79 mg·kg^(-1))及20~40 cm(171.37 mg·kg^(-1))土层;(2)土壤有效硅含量与活性硅及水溶性硅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活性硅是有效硅增加最重要的直接贡献形态,而水溶性硅是土壤硅转化过程中重要的过渡性形态;(3)土壤有机质和土壤pH值对各土壤硅形态含量的影响最显著,解释率分别达14.1%和9.2%,其中,土壤有机质与无定形硅及水溶性硅呈正相关,与土壤活性硅及有效硅呈负相关,而土壤pH值与有效硅、活性硅呈正相关,与无定形硅呈负相关。[结论 ]海拔引起的环境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可改变土壤硅形态含量。研究结果为天然栲树林有效利用土壤硅及调控土壤硅形态提供了参考依据,对天然栲树林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