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9172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小牛脱钙骨修复胫骨缺损的可行性
作者单位 北京市怀柔区中医院放射科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
母体文献 中国临床康复
年卷期 2006,10(13)
页码 53-55
年份 2006
分类号 R318
关键词 组织工程 骨髓细胞 干细胞 胫骨/损伤
文摘内容
目的: 通过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小牛脱钙骨对兔胫骨长段骨-骨膜缺损修复情况的观察,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小牛脱钙骨联合应用于负重骨修复的可行性。
方法: 实验于2001—10/2002-08在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进行。①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4只, 随机编号后从自体骨髓中分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与小牛脱钙骨于体外复合培养, 并将这24只大白兔制备成双侧胫骨中段10mm骨一骨膜缺损模型, 行常规钢板螺钉固定。②随机选取其中的20只, 对同一只兔将复合物植入右侧胫骨缺损处作为实验组, 将小牛脱钙骨植入左侧胫骨缺损处作为对照组; 另4只兔作为空白组, 双侧骨缺损不植入任何材料。然后分栏放养, 观察各组兔术后一般情况。③在8, 12, 16, 24周各时间点分别取出骨缺损修复标本, 进.行大体观察和骨密度测试,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以比较各组修复骨缺损的能力。
结果: 实验大白兔2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兔术后一般情况: 术后各组动物恢复及进食均正常, 伤口无炎性反应, 愈合良好。②各组兔骨缺损修复标本大体观察: 术后8周实验组骨缺损部分修复, 12, 16周骨缺损完全修复, 8, 12, 16, 24周时实验组的骨缺损修复和骨痂生长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24周时空白组的各缺损区均未发现有骨组织形成。③各组兔骨缺损区的骨密度测量结果: 术后8, 12, 16周时各缺损区的骨密度测量结果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 0.945±0.063, 1.246±0.027, 1.568±0.059; 对照组: 0.601±0.024, 1.001±0.023, 1.219±0.033, P〈0.05)。24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1.627±0.054, 1.462±0.107, P〉0.05)。空白组骨缺损未修复。
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骨早期修复骨缺损能力较强, 且与单纯小牛脱钙骨相比成骨量大、迅速, 能够对负重骨缺损进行有效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