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污染程度下毛白杨叶表面PM2.5颗粒的数量及性质和叶片气孔形态的比较研究



编号 zgly000149759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污染程度下毛白杨叶表面PM2.5颗粒的数量及性质和叶片气孔形态的比较研究

作者 石婕  刘庆倩  安海龙  曹学慧  刘超  尹伟伦  郭惠红  夏新莉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5年22期

年份 2015 

分类号 X513  S792.11 

关键词 毛白杨  叶片  PM2.5  气孔  环境扫描电镜  X-射线能谱分析 

文摘内容 选择了北京市环境PM2.5浓度不同的两个采样点的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环境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仪对杨树叶片表面滞留的PM2.5颗粒进行了观察、统计和成分分析,并研究了叶片气孔对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适应性变化。结果表明:夏秋两季西直门叶片样品上下表面的PM2.5数量均多于森林公园样品这说明环境PM2.5浓度是影响叶片表面滞留颗粒物数量的主要原因;其中叶片上表面是滞留PM2.5颗粒的主要区域。森林公园样品中PM2.5颗粒性质比较单一,硅铝酸盐颗粒和石英颗粒占很大比例,二者的主要来源均为天然源,如土壤扬尘、矿物颗粒等;而西直门采样点叶片样品滞留的PM2.5颗粒的元素组成更为复杂,其中50%以上的硅铝酸盐颗粒检测出了明显的铜、钾、氯、钠等元素的谱峰其来源主要是工业排放;西直门样品PM2.5的含硫量高于森林公园样品,且夏季明显高于秋季。研究还发现有少数PM2.5颗粒进入了毛白杨叶片的气孔而且不同污染程度下气孔的形态特征存在差异。与森林公园毛白杨叶片的气孔相比,西直门处的毛白杨叶片气孔的长度、宽度、面积和气孔密度均较小,说明较高的PM2.5污染程度对毛白杨叶片的形态发育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揭示植物叶片阻滞、吸收大气颗粒污染物的机制、合理选择和优化城市绿化树种从而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