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0563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管理模式对甘南高寒草甸碳储量的影响
作者
张倩
王志成
蒲强胜
侯齐琪
蔡志远
杨晶
姚宝辉
王缠
孙小妹
苏军虎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甘肃农业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草地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草地学报
年卷期
2020年02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812
关键词
甘南高寒草甸
管理模式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碳储量
文摘内容
高寒草甸的碳汇功能对调节气候具有重要的作用,为阐明草地管理模式对其碳汇功能的影响,本文采集青藏高原东缘甘南草地不同管理样地(补播草地PG、围栏封育FE、传统放牧TG及退化草地DG)下土壤和植被样品,通过分析其物种多样性、植被碳储量和土壤碳储量等,研究不同管理模式下植被—土壤系统有机碳储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PG和FE地上植被碳储量显著高于DG地上植被碳储量(P<0.05),PG,TG和FE下0~10 cm层的根系碳储量显著高于10~20 cm和20~30 cm层根系碳储量(P<0.05);不同草地管理模式下土壤碳储量(0~30 cm)在1 500~3 900 g·m-2之间,PG下0~10 cm层和10~20 cm层土壤碳储量显著高于20~30 cm层土壤碳储量(P<0.05);从植被碳储量和土壤碳储量的角度来看,PG,FE和TG与DG相比较,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增加52.63%,41.62%和62.53%。综上,PG,FE和TG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改善退化草地状况,增加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