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82491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2010年夏季白令海小型浮游植物分布
作者单位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3(9)
页码
2643-2650
年份
2013
分类号
Q948.8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丰度分布
白令海
北极
文摘内容
根据2010年7月10—19日我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雪龙”号考察船在白令海(52°42.29’-65°30.23’N, 169°20.85’E-179°30.37’W)采集的70份水采样品, 共鉴定小型浮游植物5个门类143种(含变种和变型).其中硅藻门37属95种, 甲藻门15属44种, 绿藻门2属2种, 裸藻门和金藻门各1属1种.聚类分析表明: 调查海区浮游植物可分为深水区群落和浅水区群落.深水区群落分布于太平洋西北部和白令海海盆, 种类组成主要以温带大洋性种西氏新细齿状藻、大西洋角毛藻和广布种菱形海线藻、扁面角毛藻为主, 浮游植物的丰度较低, 种间分配均匀, 优势种不突出, 种类多样性指数高; 浅水区群落分布于白令海陆坡区和北部陆架区, 主要由近岸冷水种诺登海链藻、又尖角毛藻和广温广盐种丹麦细柱藻、旋链角毛藻等组成, 浮游植物的丰度高, 种间分配不均匀, 优势种突出, 种类多样性指数低.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58722cells·L-1, 变化范围在950~192400cells·L-1, 站间差异显著.平面分布趋势总体呈白令海陆架区〉白令海陆坡区〉白令海海盆〉太平洋西北部海域.垂直分布均以表层浮游植物丰度较低, 至温跃层附近出现高值.不同水域温跃层的差异决定了其垂直分布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