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日龄及性别对橘小实蝇实验种群飞行能力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53235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日龄及性别对橘小实蝇实验种群飞行能力的影响

作者 崔建新  董钧锋  任向辉  吴利民  左文倩  王颖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学院植保系  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6年05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433 

关键词 橘小实蝇  吊飞  日龄  性别 

文摘内容 利用飞行磨系统对实验种群橘小实蝇的1、6、11、16、21、26、31日龄的7个雌雄个体分别进行22h连续吊飞试验,测定其累计飞行距离、累计飞行时间、平均飞行速度。橘小实蝇原始种群采自湖南长沙,经室内连续饲养约30代,成为试验种群。试验环境条件为连续光照条件,温度25℃,RH 60%—80%,光照强度为990 lx。整个吊飞过程不补充食物和水份。共得到179组吊飞数据,其中雌虫86组,雄虫93组,每个日龄处理不少于9头。结果显示随着日龄的增加,橘小实蝇雌蝇和雄蝇的飞行能力均逐渐增加,到达16日龄后雌蝇飞行能力迅速下降,表现为单峰型;雄蝇的飞行能力在16—31日龄一般维持较高水平,但在26日龄有一定波动。16日龄雌蝇和雄蝇的累计飞行距离分别是(2485.6±2287.2)m和(2152.3±1773.3)m。其中1头21日龄雄性个体的累计飞行距离最大,完成了8795.80 m的飞行。雌蝇累计飞行距离最远的发生在16日龄,为8116.6 m。日龄对橘小实蝇的累计飞行距离和平均飞行速度的影响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前者,F=2.88,P<0.05;后者,F=4.98,P<0.01)。雌蝇和雄蝇的平均飞行速度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F=4.10,P<0.05)。日龄和性别的互作对平均飞行速度的影响也达到了显著水平(F=2.74,P<0.05)。尽管实验种群不能完全代表野生种群,研究结果对研究橘小实蝇扩散规律及综合防治,特别是改进橘小实蝇雄性不育技术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