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土高原不同粮草种植模式土壤碳氮及土壤酶活性



编号 zgly000161722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土高原不同粮草种植模式土壤碳氮及土壤酶活性

作者 谢泽宇  罗珠珠  李玲玲  蔡立群  张仁陟  牛伊宁  赵靖静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草业科学 

年卷期 2017年11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S153.6  S154.2 

关键词 黄土高原  草田轮作  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量生物氮  土壤有机碳  土壤肥力指标 

文摘内容 通过在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对苜蓿(Medicago sativa)-作物轮作地进行长期定位试验,探讨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碳氮形态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6种种植模式分别为苜蓿-苜蓿、苜蓿-休闲、苜蓿-小麦(Triticum aestivum)、苜蓿-玉米(Zea mays)、苜蓿-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和苜蓿-谷子(Setaria italica)。结果表明,苜蓿-作物种植模式不利于土壤总有机碳的积累,而苜蓿翻耕后保持休闲则可维持较高的有机碳含量;与苜蓿连作相比,苜蓿-作物种植模式的土壤有机碳降低了1.60%~23.11%,全氮含量增加了3.81%~21.83%。不同作物对土壤养分吸收利用状况不同,进而引起土壤酶发生变化。与苜蓿连作相比,苜蓿粮食作物种植模式在降低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同时,提高了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其中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分别降低了5.20%~12.30%和15.03%~43.43%,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了1.26%~28.79%。苜蓿连作和苜蓿-粮食作物种植模式间的土壤脲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高于苜蓿-休闲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可作为衡量土壤肥力的指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