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2181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化学灭鼠对长江流域农区鼠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3,23(2)
页码
320-329
年份
2003
分类号
S443
R184.35
关键词
化学灭鼠
长江流域农区
鼠类
群落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
文摘内容
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系统内, 农田的主要害鼠为褐家鼠、黑线姬鼠、黄胸鼠、小家鼠、东方田鼠等, 各地的鼠种组成有所不同, 优势鼠种也因地而异。农房区的害鼠主要有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3种, 优势鼠种各地亦有区别。但经化学灭鼠后的残留鼠种却有一共同的特点: 灭鼠活动对褐家鼠种群的打击最大, 灭后褐家鼠种群密度下降幅度最大; 相对而言, 小型鼠黑线姬鼠(农田区)与小家鼠(农舍区)及栖息在房屋上层的黄胸鼠, 常成为灭鼠活动后的主要残留鼠种。化学灭鼠后鼠类群落结构比灭前都要发生较大的变化, 这种差别中维持3a左右, 但经过3-4a左右的恢复后, 灭鼠区的鼠类群落组成与相似环境内自然演变区的已达基本一致。可见, 化学灭鼠活动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害鼠群落结构造成重大的影响, 从长期看, 害鼠群落的演变有着自身的规律, 灭鼠后一定时期, 鼠类群落结构将恢复到环境所决定的水平, 灭鼠区的长期演替结构仍与相似环境内未灭鼠区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