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干旱河谷微生境变化对乡土植物幼苗定植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72946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干旱河谷微生境变化对乡土植物幼苗定植的影响

作者 胡慧  杨雨  包维楷  刘鑫  李芳兰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0,44(10)

页码 1028-1039

年份 2020 

分类号 Q94 

关键词 生态恢复  种间差异  群落结构  边坡  微生境  幼苗定植 

文摘内容 干旱区植被斑块状分布格局引起的微生境差异对植被更新影响显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扰动下,干旱区生态系统微生境多样化,急需揭示乡土植物定植对不同微生境斑块变化的响应及其种间差异性,并采用微生境调控技术促进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该研究选择岷江干旱河谷区自然分布的灌木、半灌木和裸地微生境斑块,采用移栽鞍叶羊蹄甲(Bauhinia brachycarpa)幼苗的试验方法,揭示微生境变化对幼苗定植的影响;进一步以极端退化的道路边坡为案例,通过6种乡土植物种子直播试验探讨微生境调控技术及其对乡土植物幼苗定植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裸地斑块上幼苗保存率和生物量显著大于植被斑块,表明裸地微生境有利于幼苗定植;养分添加仅对裸地斑块中幼苗生物量积累有促进作用。在裸地斑块中,叶片生物量所占的比例和比叶面积较小,相反根和茎生物量所占的比例较大。道路边坡上植被恢复试验结果显示,6种乡土植物均能较好地适应土石混杂的边坡生境,多数物种出苗率大于60%;灌木幼苗保存率大于75%,并且形成镶嵌式乡土灌草群落结构。地表覆盖和养分添加提高了边坡上种子出苗率和幼苗保存率,促进了幼苗定植和结构稳定。该研究提供了有效促进工程边坡上乡土植物定植的方法,可为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退化荒坡和工程破坏地乡土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