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土壤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Ⅲ.红壤胶体的电荷特征



编号 zgly000101621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土壤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Ⅲ.红壤胶体的电荷特征

作者 张效年  蒋能慧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 

母体文献 土壤学报 

年卷期 1964年02期

年份 1964 

关键词 胶体颗粒  游离氧化铁  表面电荷密度  等电点  比表面  微库仑  电荷量  毫当量  土壤电化学  折点 

文摘内容 红壤胶体的负电荷较其它类型土壤为少,而正电荷则较多。红壤胶体的腐殖质的“表观负电荷”也较小,但对胶体负电荷的相对贡献却较大。这些特点,砖红壤胶体表现得更为突出。红壤胶体的电荷具有较大的可变性。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红壤在pH5以上时产生可变负电荷,在pH6以上时对氯离子为负吸附;砖红壤在低pH时带淨正电荷,pH较高时带淨负电荷,其等电点pH约为4.0。腐殖质使砖红壤的等电点降低,游离氧化铁使等电点升高;花崗岩发育的经壤的負电荷数量介于上两种土壤之间,没有出现等电点。这三种红壤胶体的负电荷有随pH升高而增加的趋势,在pH5—6处有一转折点。由此看来,这三种胶体上可能存在着两种解离程度不同的交换点。红壤胶体的比表面较小,当去除游离氧化铁后,表面积特别是外表面积显著減小。游离氧化铁的“表观比表面”较胶体晶核者大数倍,推想,游离氧化铁可能是以多孔状的聚积体形态,包被在胶体晶核的表面上。根据红壤胶体的淨负电荷和比表面算得的红壤胶体的表面电荷密度,一般多在每平方厘米15—20微库仑之间,某些砖红壤可低到10微库仑左右。去除游离氧化铁后,表面电荷密度显著增大。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