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河三角洲生态区土壤石油污染及其与理化性质的关系



编号 zgly000139101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河三角洲生态区土壤石油污染及其与理化性质的关系

作者 王传远  杨翠云  孙志高  杨玉玮  瞿成利  王允周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10年02期

年份 2010 

分类号 X53 

关键词 石油污染  理化性质  土壤生物修复  黄河三角洲生态区 

文摘内容 基于黄河三角洲生态区内部分油田生产区石油污染土壤的调查取样,研究了土壤的石油污染特性及其与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油田区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石油污染,溢油处油泥含油率最高达6230mg/kg。石油污染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与含油率呈正相关关系,研究区TOC为0.22%~1.14%,其中老油井含量大于新油井。但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研究发现部分石油污染区域土壤的TOC反而低于未污染区,这可能与碱蓬的覆盖状况有关。石油污染对土壤的全氮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所研究的石油生产区土壤总氮含量为207.74~870.20mg/kg,未受石油污染的生态核心区该值为591.02~938.28mg/kg。土壤有机碳、全氮及C/N随土壤深度的增加皆呈下降趋势,土壤各层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极显著线性相关。石油烃污染导致石油污染土壤中C、N比例严重失调,因此在进行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时需要添加相应的N营养元素来增强土壤中微生物的营养来增强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加快其对石油的分解。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