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2827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作者
邓楚璇
周英
李上官
刘星科
王文娟
李西
孙凌霞
罗春兰
李向
黄玉梅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母体文献
四川林业科技
年卷期
2021,42(1)
页码
16-24
年份
2021
分类号
F30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土地利用方式
微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文摘内容
为探究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对彭州市境内5种常见土地利用方式(城市绿地、农业用地、人工林地、滩涂地、撂荒地)下的土壤细菌和真菌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共检测到细菌37门106纲278目491科959属2137种,主要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真菌17门46纲118目295科627属1033种,主要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5种土地利用模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均有显著差异。农业用地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较低,城市绿地和滩涂地具有较高的微生物多样性,而人工林地具有较低的细菌多样性和较高的真菌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对细菌多样性有重要影响,但对真菌影响较小。同时,土壤pH值是影响本研究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杉木人工林及农作物连作模式降低了微生物多样性,而城市绿地和滩涂地为微生物提供了较稳定的生存环境,可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产生了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