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28030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中国大熊猫发展史新探
作者
吴斌
作者单位
绵阳医科学校
母体文献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02,23(1)
页码
1-10
年份
2002
分类号
Q959.838
Q951
关键词
大熊猫化石
第四纪冰川期
古文献
生存环境
发展史
中国
第三纪
涉危动物
文摘内容
从出土的大熊猫化石看,大熊猫最早产生于地质时代第三纪的上新世后期。到第四纪的更新世和全新世,大熊猫的数量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再到少的发展过程。其体型发展也经历了由小到大,再到小的演变过程。出土大熊猫化石的地域,主要在今长沙流域及其以南各省,黄河流域虽有出土,但数量很少。从古文献看,最早记载大熊猫的书是成书于商代的《尚书·牧誓》。记载大熊猫最早出现于黄帝时代的书,是西汉时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大熊猫在文献里有多种名称。越过先秦,直到两汉、魏晋的600多年时间里,在今长江沿岸的大部分省和黄河流域的陕、晋、豫、冀等少数分省以及东北各省,甚至朝鲜北部,仍有大熊猫生存。经过南北朝到民国间年的1600多年的日益衰减,到今天大熊猫公仅分布在四川、陕、甘三省接壤的少数县里,其数量仅存几千只,已经沦为濒危动物。究其主观原因是,大熊猫自身存在种种弱点,而客观原因是第四纪冰川期的影响和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开发,特别是人类任意捕猎大熊猫,才使其数量日益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