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82193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藏羊瘤胃内容物浸泡对11种高寒草甸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学科分类
220.20;森林培育学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13(6)
页码
1483-1489
年份
2013
分类号
Q14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藏羊
瘤胃消化
种子传播
萌发特性
文摘内容
为明确藏系绵羊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利用藏羊瘤胃内容物对11种青藏高原东北缘常见植物种子浸泡处理12、24、36、48、60和72h后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 供试11种高寒草甸植物种子的萌发因藏羊瘤胃内容物处理时间、种皮(果皮)完整性以及植物不同而异。划破种皮的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去除果皮的无脉苔草(Carex enervis)、完整或去除果皮的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种子经藏羊瘤胃内容物分别处理12、12、12~36h的发芽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藏羊瘤胃内容物处理均显著抑制了破皮和完整的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冷地早熟禾(Poacrymophila)、阴山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a var.inschanica)种子的发芽率。短时间处理对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酸模(Rumex acetosa)、西伯利亚蓼(Polygonum sibiricum)种子发芽率无影响而长时间则表现出抑制作用。破皮(划破种皮或去除果皮)种子的萌发响应比完整种子敏感,而完整种子变化趋势则相对平缓。短时间处理提高了去除果皮的草玉梅(12~24h)、无脉苔草(12h)和划破种皮黄花棘豆(12h)种子的发芽指数(P〈0.05);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发芽指数呈逐渐减小趋势。藏羊瘤胃内容物浸泡处理对高寒草甸种子萌发有促进、抑制和无影响3种作用,继而潜在影响高寒草甸幼苗的形态建成、种间竞争和群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