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4219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南京城市街区湿球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作者
卢阳
杨亦辰
吴昕燃
王磊
万梓文
郑哲俊
徐家平
曹畅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耶鲁大学环境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朝鲜元山农业大学农学院
江苏省气候中心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1,32(12)
页码
4223-4236
年份
2021
分类号
TU8
关键词
城市街区
湿球温度
天穹可见度
植被覆盖比率
不透水面比率
文摘内容
全球气候变化和局地城市热岛加剧了城市热胁迫问题,但针对城市街区的研究仍不多见。湿球温度指示气温和湿度的综合效应,能更准确地反映人体热舒适度。本研究以南京市江北新区为对象,在不同时段、季节和天空状况下,基于移动观测方法获取气温、相对湿度和地理信息等数据,分析了街区尺度湿球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天空状况、地表覆盖和城市形态指标(天穹可见度),探究了城市街区湿球温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南京城市街区湿球温度的时空特征与气温较为一致;与水汽压相比,气温对湿球温度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该地区湿球温度的极端高值主要是由于气温和水汽压协同增长所致。2)天穹可见度在白天与湿球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夜间为负相关关系。植被覆盖比率的增加能够降低湿球温度,不透水面则呈现相反的作用。阴天条件下,湿球温度明显降低并且空间分布更均匀。3)植被和不透水面对湿球温度的水平尺度效应存在昼夜和季节差异,并且在夜间这一效应对天空状况更敏感;与植被相比,冬季夜间不透水面的影响范围比夏、秋季更大;两者对湿球温度的水平尺度效应与气温一致。研究结果可为改善和优化城市街区热环境、缓解城市热胁迫提供有效的科学支持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