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利用稳定性同位素区分河岸C4草地生态系统夜晚碳通量



编号 zgly000057569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利用稳定性同位素区分河岸C4草地生态系统夜晚碳通量

作者 孙伟  David  Williams 

作者单位 怀俄明大学可再生资源系 

母体文献 湿地科学 

年卷期 2008,6(2)

页码 271-277

年份 2008 

分类号 P941.75  Q148 

关键词 δ^13CR  通量区分  Bayesian法  稳定性同位素技术  河岸生态系统  C4草地 

文摘内容 河岸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涡度相关技术虽然能够被用来测量整个生态系统的净碳通量,但是,把净碳通量区分为组分通量的贡献将显著提高人们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理解。稳定性同位素技术能够把净碳通量区分为具有不同同位素特征的组分通量。实验结果表明,因为考虑了同位素及CO2在取样和分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与传统的Ordinary Least Square法相比,Bayesian法所获得的生态系统夜间呼吸释放CO2的同位素值(δ^13CR)显著减小了标准误差。δ^13CR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并且受土壤含水量和大气水汽压亏缺(VPD)的影响。δ^13CR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与VPD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2006年和2007年生长季,以及2005年旱季,土壤呼吸对夜晚河岸C4草地生态系统呼吸的贡献约为80%。2005年雨季,土壤呼吸只占河岸C4草地生态系统呼吸的40%左右。年际间土壤呼吸的贡献率的变化很有可能是2006年的水淹造成的。因为,通过沉降作用,水淹可以为C4草地生态系统提供额外的可供微生物分解的有机质。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