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温度对荔枝异形小卷蛾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66748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温度对荔枝异形小卷蛾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作者 赵志刚  王晨彬  王欢  王春胜  郭俊杰  王胜坤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9年07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S763.42 

关键词 荔枝异形小卷蛾  温度  发育  繁殖  格木 

文摘内容 荔枝异形小卷蛾的蛀梢为害是珍贵树种格木人工林健康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依据其天然分布和潜在推广区的温度范围设置系列温度梯度,探讨温度对荔枝异形小卷蛾发育和繁殖的综合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对荔枝异形小卷蛾各阶段的发育历期具有显著影响,在研究温度范围内,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呈显著地下降趋势,世代历期在18℃时为66.87 d,30℃时降至35.77 d。预蛹和蛹的存活率对温度的响应不敏感,而卵、幼虫、成虫的存活率和世代存活率以及产卵量均随温度升高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繁殖力对温度的反映较存活率敏感,其存活率和繁殖力在18℃时均最低,分别为41.20%和13.90粒,在27℃时发育最适,分别为83.80%和45.40粒,在30℃时虽有下降,分别为66.00%和32.40粒,但仍高于18℃时,即其对低温较高温敏感。荔枝异形小卷蛾完整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5.77℃,所需有效积温为876.76 d℃,其中幼虫发育所需有效积温最高,占整个历期的45.23%,发育速率与温度显著正相关。根据荔枝异形小卷蛾为害方式、发育和繁殖特征分析可知,在低温地区其幼虫期长,但世代数少、存活率和繁殖力低,对寄主植物受害部位的单次为害程度严重;在高温地区则幼虫期短,但世代数多、存活率和繁殖力高,对寄主植物受害部位的单次为害程度低,但更为频繁,持续为害程度高。研究结果对于不同地区选择荔枝异形小卷蛾的防治具有借鉴意义,同时有助于指导格木人工林的合理推广和健康发展。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