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3种不同地理起源葡萄种质资源的抗旱性比较



编号 zgly000156547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3种不同地理起源葡萄种质资源的抗旱性比较

作者 薛加楠  崔小月  张琪  吴梦晓  张剑侠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西北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母体文献 西北林学院学报 

年卷期 2017年02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S663.1 

关键词 葡萄  种质资源  试管苗  聚乙二醇(PEG-6000)  干旱胁迫  抗旱性 

文摘内容 研究3种不同地理起源的葡萄种质资源河岸葡萄‘河岸(♀)’、燕山葡萄‘燕山-1’和欧洲葡萄‘红地球’的抗旱性差异,为进一步挖掘葡萄的抗旱基因提供依据。以3种不同葡萄的试管苗为材料,在培养基中加入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其形态变化和6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而评价其抗旱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3种葡萄试管苗叶片边缘开始出现干枯的时间不同,‘河岸(♀)’、‘红地球’和‘燕山-1’分别出现于3、12h和27h;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受害程度最大的是‘河岸(♀)’,其次是‘红地球’,‘燕山-1’仅有轻微的伤害。叶片中脯氨酸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胁迫72h时,‘燕山-1’分别是‘红地球’和‘河岸(♀)’的1.14倍和4.84倍;POD、CAT和SOD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72h时,‘燕山-1’的POD含量分别是‘红地球’和‘河岸(♀)’的6.2倍和49.2倍,CAT含量分别是‘红地球’和‘河岸(♀)’的0.44倍和1.47倍,SOD含量分别是‘红地球’和‘河岸(♀)’的1.95倍和1.05倍;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O2·)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72h时,‘燕山-1’的O2·含量分别是‘红地球’和‘河岸(♀)’的1.9倍和3.0倍;MDA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72h时‘燕山-1’分别是‘红地球’和‘河岸(♀)’的1.4倍和1.26倍。综合形态变化及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以‘燕山-1’的抗旱性最强,其次是‘红地球’,抗旱性最差的是‘河岸(♀)’。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