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5·12地震后北川次生灾害迹地植被的自然恢复与更新



编号 zgly000157376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5·12地震后北川次生灾害迹地植被的自然恢复与更新

作者 崔艳红  史常青  孙丽文  彭贤锋  张艳  赵廷宁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林业园林管理局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母体文献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18年02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Q948 

关键词 植物生态学  5·12地震  次生灾害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植物相似性  北川 

文摘内容 北川羌族自治县是5·12大地震的重灾区,次生灾害种类多样,植被受损严重。为了解5·12大地震后不同次生灾害迹地植物群落自然恢复情况,在北川羌族自治县选取落石、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5种次生灾害迹地和1种未受损林地,通过设180个大小样方来进行野外调查和数量分析,研究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及物种相似性。结果表明:(1)次生灾害迹地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多以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草本植物为主,群落物种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落石自然恢复地(B4)>桤木Alnus cremastogyne-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混交林(ck)>堰塞湖自然恢复地(B5)>泥石流自然恢复地(B2)=滑坡自然恢复地(B3)>崩塌自然恢复地(B1)。(2)次生灾害迹地乔木层优势种是桤木,灌木层优势种是水麻Debregeasia orientalis;草本层优势种是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等禾本科和菊科植物。(3)物种相似性在次生灾害迹地与未受损林地差异较大,其中物种相似性系数大小依次为:B4(0.19)>B5(0.13)>B2(0.10)>B3(0.06)>B1(0.02);不同次生灾害迹地之间更为相似,且B2,B3,B4,B5样地之间物种相似性系数在0.28左右。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