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76947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中国沙棘平茬萌蘖种群的密度动态及其调节规律
学科分类
220.2510;森林测计学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母体文献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11,28(5)
页码
713-719
年份
2011
分类号
S718.54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平茬萌蘖
密度动态
克隆生长型
生物量分配
调节规律
中国沙棘
文摘内容
以样地每木检尺资料为基础, 依据“空间差异代替时间变化法”以及“样地编年序列法”的原理, 探讨了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iodes subsp.sinensis平茬萌蘖种群的密度动态及其调节规律。结果表明: 通过萌蘖植株、分蘖和构件密度制约的出生与死亡调节, 中国沙棘从个体数量、分株形态、构件生物量分配等不同层次维持种群适宜的数量和结构。①种群通过萌蘖植株的出生与死亡调节不断改变着种群密度, 依次可将种群密度动态分为上升、下降和平稳等3个阶段。(多种群通过分蘖的出生与死亡调节, 不断改变着萌蘖植株的形态。随着种群基盖度的增大, 合轴型分株的比例下降而单轴型分株的比例上升。(爹种群通过构件的出生与死亡调节, 不断改变着构件的生物量分配。随着种群基盖度的增大, 枯枝生物量分配上升而叶片生物量分配下降, 克隆器官和根系的生物量分配均呈下降趋势。④研究对象的生物量分配已趋于平稳, 亟待再次平茬或创造林窗恢复种群的繁殖、生长和存活能力。由此可得出结论: 中国沙棘平茬后, 通过克隆植株、分蘖及构件的密度制约出生与死亡调节, 使种群形成与环境资源供应水平相适应的个体数量与分株形态, 从而实现对生境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种群持久性的维持。图3表1参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