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强度的空间分布格局



编号 zgly000158456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强度的空间分布格局

作者 刘芳  闫慧敏  刘纪远  肖向明  秦元伟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微生物与植物生物系空间分析中心  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 

母体文献 地理学报 

年卷期 2016年07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F301.2 

关键词 土地利用强度  分类系统  空间分异  可持续性  中国 

文摘内容 土地利用强度直接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土地利用可持续程度的重要测度指标。当前土地科学研究主要关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土地利用强度的高分辨率时空表达尚在探索阶段。本文基于土地利用栅格成分数据、遥感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空间化指标要素,根据地表被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及其可逆性分为人工地类、半人工地类、半天然地类、天然地类4个一级类型;依据耕作强度、人口密度等人类活动强度指标分为22个二级类型,获得空间分辨率为1 km的中国土地利用强度图。21世纪初全国人工地类、半人工地类、半天然地类和天然地类的面积比例分别为0.71%、19.36%、58.93%和21%,人口分布密集的东南部土地利用强度类型多样,且整体高于人口稀疏的西北部;随着经度的增加,土地利用强度类型由以天然地类和半天然地类为主转变为半天然地类和半人工地类为主;东部省市区土地利用强度高于中、西部,西部省市区土地利用强度最低;土地利用强度类型呈区域性集聚分布。与已有研究相比,该研究有效刻画了中国土地利用强度的空间异质性,有助于深入理解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交互格局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为可持续土地利用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