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55821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中亚热带黄壤坡地土壤微量元素效应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单位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8,19(4)
页码
735-740
年份
2008
分类号
S714.6
关键词
土壤微量元素
植被恢复模式
黄壤坡地
中亚热带
文摘内容
以武陵山区女儿寨小流域为例,研究了中亚热带黄壤坡地7种典型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及其与土壤有机质、pH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0~20cm土层荒草灌丛的B、Mn含量、油桐人工林Mo、Cu含量、杜仲人工林Zn含量和毛竹-杉木混交林Fe含量最高;20-40cm土层润楠次生林B、Fe、Mn含量、荒草灌丛模式Mo含量、油桐人工林Zn含量和杜仲人工林Cu含量最高;毛竹-杉木混交林B、Mo、Cu、Mn含量在各层土壤均最低.各元素有效性指数以Mn最高,Cu最低,排序为Mn〉Zn〉Fe〉Mo〉B〉Cu;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综合指数以荒草灌丛模式最高(12.28),毛竹-杉木混交林最低(2.95),排序为Ⅶ〉Ⅴ〉Ⅲ〉Ⅳ〉Ⅰ〉Ⅱ〉Ⅵ.土壤有机质含量与B、Zn有效态含量之间线性关系显著,二次多项式亦可较好地描述有机质与有效态Mn之间的关系,而有机质与Mo、Fe、Cu之间曲线回归关系不显著.土壤pH值与土壤Zn、Cu呈显著正相关,与Mn、Mo也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与B相关性较低,与Fe为弱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