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14种本土草本植物对污染土壤铅形态特征与含量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43411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14种本土草本植物对污染土壤铅形态特征与含量的影响

作者 白彦真  谢英荷  陈灿灿  张小红  柳菁 

作者单位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12年01期

年份 2012 

分类号 X53  X173 

关键词 本土  草本植物  铅  形态特征 

文摘内容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铅(0,500,1 000,1 500mg/kg)处理下,14种草本植物对土壤铅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不同植物对土壤铅形态的影响差异很大,藜、新麦草在各铅浓度处理下土壤交换态铅含量均<对照<其余12种植物,且土壤残渣态铅为所有植物中最高,在1 500mg/kg铅处理下分别为717.74,700.45mg/kg,表明二者有着较强的钝化土壤铅的能力,可用于铅污染土壤的植物固定和植被恢复。红叶苋、绿叶苋各处理下交换态铅含量均为所有植物中最高,在1 500mg/kg铅处理下,分别达71.39,69.40mg/kg,分别为对照的3.7,3.6倍;土壤残渣态铅和全铅显著低于对照,为14种植物中最低,在1 500mg/kg铅处理下,全铅含量分别为1 372,1 388mg/kg,分别比对照降低了7.9%和6.8%,说明二者有溶解土壤铅的作用,可用于铅污染土壤的活化萃取。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