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浙江天目山老龄森林生态系统CO2通量特征



编号 zgly000153335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浙江天目山老龄森林生态系统CO2通量特征

作者 牛晓栋  江洪  张金梦  方成圆  陈晓峰  孙恒 

作者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6年01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718.5 

关键词 天目山  亚热带老龄森林  涡度相关  CO2通量  碳汇 

文摘内容 物种丰富的异龄老龄森林对陆地生态系统动态模型及全球碳收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关于老龄森林碳通量的研究很少,亚热带地区的老龄林更鲜有报道.本研究利用涡度相关技术观测了我国中亚热带地区的浙江天目山一个老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CO2通量.以2013年7月到2014年6月的观测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此老龄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生态系统呼吸量(Re)、生态系统总交换量(GEE)的变化.结果表明:研究期间老龄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NEE月总量除12、2月为正值外(表现为碳源),其余月份均为负值(表现为碳汇).NEE月总量平均为-61.52 g C·m-2,各月碳吸收量以6月(-149.40 g C·m-2)最高,10月次之,呈双峰变化;最大碳源出现在2月(23.45g C·m-2).各月NEE平均日变化差异明显,6月的平均通量峰值最大,达到-0.98 mg·m-2·s-1,12月最小,为-0.35mg·m-2·s-1;NEE符号改变的时间也呈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全年NEE、Re、GEE分别为-738.18、931.05、-1669.23g C·m-2.与相近纬度相近林型的其他森林生态系统相比,由于其复层结构和多种幼龄更新树木的存在,其测定的固碳量较大.表明我国中亚热带天目山地区的老龄森林生态系统不是处于碳收支稳定状态,而是具有相对较高的固碳能力.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