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祁连山高寒草原醉马草防除后优良牧草补播的土草效应



编号 zgly000161708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祁连山高寒草原醉马草防除后优良牧草补播的土草效应

作者 马和  康建军  张洋东  朱丽  谈嫣蓉  邴丹珲 

作者单位 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母体文献 草业科学 

年卷期 2017年05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S812.6+8 

关键词 退化草地  草甘膦  重耙  补播改良  生态恢复 

文摘内容 本研究以我国北方天然草地毒草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为研究对象,在甘肃省肃南县大河乡公路两侧对其种群数量较大的区域开展了草甘磷和重耙对比灭杀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补播的优良牧草种类,总结了草地补播改良效果以及技术。结果表明,10%草甘磷防除效果超过98%,推荐使用剂量150190g·667m-2为宜;重耙灭杀醉马草防除效果超过90%,推荐重耙措施为30cm深度为宜。退化草地补播改良结果表明,浅翻耕条播、浅翻耕撒播、行内松土补播牧草的组合Ⅴ[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1kg·667m-2+紫羊茅(Festuca rubra)0.5kg·667 m-2+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0.3kg·667 m-2+小冠花(Coronilla varia)0.2kg·667m-2]和组合Ⅵ[垂穗披碱草1kg·667m-2+紫羊茅0.5kg·667m-2+草地早熟禾0.2kg·667m-2+小冠花0.3kg·667m-2]的成活率分别为85%和73%,91%和87%,87%和75%,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退化草地牧草补播的最适宜播种深度为14cm,当播种深度为0和48cm时,出苗率和成活率均较低。与不动土撒播相比,浅翻耕条播、行内松土补播牧草的组合Ⅴ和Ⅵ可有效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使补播牧草高度、密度及生物量显著增加,可以在天然退化草地的生态恢复中推广应用。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