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江西省森林净初级生产力动态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编号 zgly000152864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江西省森林净初级生产力动态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作者 李登秋  张春华  居为民  刘丽娟 

作者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6年07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718.5 

关键词 气候变化  CO2  林龄  江西省  净初级生产力  氮沉降 

文摘内容 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固碳潜力。净初级生产力(NPP)在碳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受到气候变化、大气成分、森林扰动的强度和频度、林龄等因子的综合影响,然而目前上述各因子对亚热带森林NPP变化的贡献尚不明确,需要鉴别森林NPP时空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以准确认识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该文综合气象数据、年最大叶面积指数(LAI)、参考年NPP(BEPS模型模拟)、林龄、森林类型、土地覆盖、数字高程模型(DEM)、土壤质地、CO2浓度、氮沉降等多源数据,利用In TEC模型(Integrated Terrestrial Ecosystem Carbon-budget Model)研究亚热带典型地区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1901–2010年NPP时空动态变化特征,通过模拟情景设计,着重讨论1970–2010年气候变化、林龄、CO2浓度和氮沉降对森林NPP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In TEC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研究区NPP的时空变化;(2)江西省森林NPP 1901–2010年为(47.7±4.2)Tg C·a–1(平均值±标准偏差),其中20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分别为50.7、48.8、45.4 Tg C·a–1,2000–2009年平均为55.2 Tg C·a–1;随着森林干扰后的恢复再生长,江西省森林NPP显著上升,2000–2009年NPP增加的森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60%;(3)1970–2010年,仅考虑森林干扰因子和仅考虑非干扰因子(气候、氮沉降、CO2浓度)情景下NPP分别为43.1和53.9 Tg C·a–1,比综合考虑干扰因子和非干扰因子作用下的NPP分别低估7.3 Tg C·a–1(低估的NPP与综合考虑干扰因子和非干扰因子作用下NPP的比值为14.5%,下同)和高估3.6 Tg C·a–1(7.1%);气候因子导致平均NPP减少2.0 Tg C·a–1(4.7%),氮沉降导致平均NPP增加4.5 Tg C·a–1(10.4%),CO2浓度变化及耦合效应(氮沉降+CO2浓度变化)分别导致平均NPP增加4.4 Tg C·a–1(10.3%)和9.4 Tg C·a–1(21.8%)。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