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轮作模式对后茬作物小麦产量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64555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轮作模式对后茬作物小麦产量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作者 刘洪庆  付丹丹  武海杰  苗福泓  孙娟  杨国锋 

作者单位 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母体文献 草业学报 

年卷期 2018年08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512.1 

关键词 苜蓿  轮作模式  小麦  产量  生理指标 

文摘内容 本研究在前茬作物分别是种植4年的苜蓿田,玉米田,大豆田的情况下,研究了3种轮作模式(苜蓿-小麦;大豆-小麦;玉米-小麦)对其后茬作物小麦产量(籽粒产量、出籽率、地上部生物量)与小麦的生理指标(叶色值、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之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小麦轮作模式下比玉米、大豆轮作小麦模式会显著提高后茬作物小麦产量,而后2种模式在产量上差异不显著。苜蓿-小麦轮作模式显著改善小麦旗叶叶色值、叶面积指数,提高了小麦在灌浆期和成熟期的净光合速率、降低了在孕穗期的蒸腾速率;苜蓿-小麦轮作模式显著提高了小麦生长在整个生长期间的硝酸还原酶活性。说明此种轮作模式有利于改善后茬作物小麦对氮肥的利用率、提高其产量。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