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河三角洲芦苇生长与根系分布特征对不同时期水盐胁迫的响应



编号 zgly000165712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河三角洲芦苇生长与根系分布特征对不同时期水盐胁迫的响应

作者 田晓燕  陈敏  路峰  王安东  韩广轩  管博 

作者单位 吉林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19年02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Q945.78 

关键词 芦苇  水位  盐分  生态特征  根生物量 

文摘内容 土壤水分和盐分是影响黄河三角洲地区植被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了解湿地植物对水盐胁迫的响应规律是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有效保护和修复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选择黄河三角洲地区典型植被芦苇,采用室内盆栽控制实验,研究芦苇生长与根系分布特征对不同水盐处理时期(萌芽期、苗期)和不同水位(CK、-30 cm、0 cm、30 cm)以及不同盐浓度(0%、1.5%)交互作用的响应。结果表明:水盐交互作用对芦苇根系生物量产生显著影响,在无盐分处理和30 cm水位交互作用下根生物量与CK无显著差异,但在1.5%盐分处理和30 cm水位联合胁迫下根生物量显著小于CK,说明土壤盐度会改变植物对水分的耐受阈值;除芦苇株高外,0 cm水位条件的芦苇各项生态指标均表现为高值,而30 cm水淹条件对芦苇生态特征存在一定抑制作用,说明芦苇生长适宜浅水环境;土壤表层芦苇根系总生物量对水盐梯度的响应不敏感,但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水盐因子显著影响芦苇根生物量的积累;芦苇须根生物量在0 cm水位、无盐分处理和苗期处理三因素交互作用下最高,为(6.76±2.19) g·株-1,在30 cm水位、1.5%盐分处理和萌芽期处理三因素交互作用下须根生物量最低,仅为(1.09±0.68) g·株-1。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