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45937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农田开垦对三江平原湿地土壤种子库影响及湿地恢复潜力
作者 王国栋 Beth A Middleton 吕宪国 姜明 王铭 赵魁义 娄彦景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U.S.Geological Survey National Wetland Research Center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3年01期
年份 2013
分类号 S154
关键词 三江平原 湿地开垦 土壤种子库 湿地恢复
文摘内容 种子库是湿地植被恢复的重要途径之一,不同时期的耕作土壤中残留的种子对开垦湿地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温室萌发法在两种水分条件下对三江平原天然湿地、不同开垦年限湿地种子库结构和规模进行了研究,以了解不同开垦年限湿地种子库特征及其在湿地植被恢复中的潜力。本次实验共萌发物种50种,随着开垦年限增加,萌发物种逐渐减少,天然湿地、开垦1年、3年、10年、20年的湿地分别为34种、31种、21种、21种和8种,萌发物种数与种子库规模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F1=8.32,F2=5.946,P<0.001)。种子库密度以天然湿地和开垦1年湿地最大,分别为7624粒/m2,9836粒/m2。随着开垦年限增加,种子库规模逐渐减小,开垦3年、10年种子库密度为4336粒/m2,4872粒/m2。开垦20 a后,显著减少为432粒/m2。湿润条件下萌发物种数及种子密度显著高于淹水处理,种子库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0—5 cm土层种子库规模显著高于5—10 cm。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作为该地区优势物种,由最初的1192粒/m2,经过20 a开垦后在种子库中消失。研究表明,在一定的开垦年限范围内,开垦湿地土壤中仍然保留大量的湿地物种种子,在湿地恢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