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32915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柽柳(Tamarix spp.)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的“肥岛”效应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乌鲁木齐830011 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7年12期
年份 2007
分类号 Q948
关键词 柽柳 梭梭 肥岛 土壤性状 绿洲-荒漠过渡带
文摘内容 灌丛肥岛是全球干旱生态系统中的普遍现象,其发生和发展对干旱灌木、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具有重要影响,但其物种效应容易得到忽视。对准噶尔盆地南缘柽柳(Tamarix spp.)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这两种不同地表形态灌木的冠下、冠缘和灌丛间地3种生境的土壤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1)柽柳和梭梭都存在肥岛现象,主要表现在土壤表层,其土壤性状与岛外土壤的差异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弱;(2)生物性限制土壤养分由岛内向外梯度递减,而非生物性限制土壤要素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岛外土壤,或者两者无显著差异;(3)从肥岛的空间尺度来看,柽柳肥岛的水平范围可能超出了本身冠幅覆盖区,而梭梭肥岛要小于本身冠幅覆盖区,其深度亦小于柽柳肥岛;(4)相对于不同土壤要素而言,即使是同一物种,其肥岛也具有不同的空间范围。总的来看,研究区灌丛肥岛的发育具有明显的物种效应,相对梭梭而言,柽柳肥岛发育更广、更深,养分聚集更明显,其原因主要是柽柳的半球型树冠更利于保护和捕获凋落物,而较多的凋落物输入与土壤结构和土壤养分间的正反馈机制使柽柳冠下加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能达到更广、更深的范围。灌丛肥岛的发育是干旱景观中生物过程与物理过程交互作用的产物,全面揭示其形成机理,探讨其对干旱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动态的影响,需要更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