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贺兰山岩羊冬季对卧息地的选择



编号 zgly000036999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贺兰山岩羊冬季对卧息地的选择

作者 刘振生  曹丽荣  王小明  李涛  李志刚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母体文献 兽类学报 

年卷期 2005,25(1)

页码 1-8

年份 2005 

分类号 Q959.842  Q948 

关键词 乔木  坡位  岩羊  利用  丰富度  冬季  坡向  贺兰山  生境  阴坡 

文摘内容 2003年11~12月, 在贺兰山采用样带法对岩羊冬季卧息地的选择性进行了研究。共观察到94个岩羊的卧息地, 结果表明岩羊对优势乔木的利用有选择性(x^2=17.01, df=5, P<0.05), 偏好利用灰榆占优势的卧息地, 避免选择油松和青海云杉占优势的卧息地; 对坡向选择性利用(x^2=30.69, df=2, P<0.05), 偏好位于阳坡的卧息地, 避免利用阴坡; 对植被类型、坡位和风向的利用无选择性。对卧息地样方与在样带中随机设置的样方进行比较, 发现卧息地具有乔木密度低、食物丰富度低、隐蔽程度高、接近水源、接近裸岩、风速低和雪覆盖浅等特征。贺兰山的岩羊经常选择岩洞作为卧息地, 占总卧息地的62.77%。对59个岩洞和35个非岩洞卧息地进行比较, 表明岩洞卧息地的坡度大、隐蔽程度高、风速低、保温性好、食物丰富度低和无雪覆盖。岩羊通常选择较宽的、深度和高度适中的岩洞作为卧息地。对各种生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前7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已经达到了80.09%, 可以较好地反映岩羊卧息地的生境特征, 第1主成分中隐蔽级、风向、风速、距裸岩距离和雪深具有重要作用, 其余6个主成分中优势乔木、坡向、坡位和坡度也很重要。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