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2 20:45:24 星期二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引起北京豇豆系统坏死和花叶的一个分离物——Ⅰ.寄主范围、提纯和超薄切片



编号 zgly000104321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引起北京豇豆系统坏死和花叶的一个分离物——Ⅰ.寄主范围、提纯和超薄切片

作者 奚仲兴  徐绍华  莽克强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 北京  北京  北京 

母体文献 植物病理学报 

年卷期 1982年04期

年份 1982 

关键词 生物学测定  分离物  蚕豆萎蔫病毒  晶体  寄主范围  超薄切片  内含体  豇豆  病毒颗粒  提纯 

文摘内容       1981年夏,在京郊大面积受害的豇豆上分离到一株毒原一豇豆分离物。其症状是顶叶系统花叶,褐色坏死和畸形。生物学测定证明其寄主范围广泛,在所测试的6个科19种植物中,能侵染5个科的十余种植物。苋色藜、奎宁藜、千日红、曼陀罗、蚕豆、豇豆为其易感寄主。但不能侵染白菜、油菜、芜菁、黄瓜、菜豆、豌豆、普通烟和心叶烟等植物。该分离物虽在蚕豆上病状与蚕豆萎蔫病毒Stubbs 典型株相似,但从其不侵染普通烟和心叶烟似乎又不完全相同。稀释限点:10-310-4;热灭活点50~55℃;体外保毒期(室温)4天以上。桃蚜或豆蚜传。提纯病毒颗粒呈直径25mm,六角形,其三种组分之沉降常数分别为50S(T),67S(M)和118S(B)。提纯的病毒制品其颗粒极易聚集特别是盐类存在时。电镜观察奎宁藜局部退绿斑的超薄切片发现为蚕豆萎蔫病毒所具有的特征性的横截面由7~9个病毒颗粒所组成的管状结晶物以及由非病毒颗粒所组成的大型晶体内含体。根据上述寄主范围、病状、病毒颗粒形态和组分以及内含体的特征,豇豆分离物是蚕豆萎蔫病毒,很可能是与已知的四种毒株不同的豇豆株。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