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98927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1930—2010年额济纳三角洲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5(3)
页码
777-785
年份
2015
关键词
长时间尺度
土地利用格局
景观指数
额济纳三角洲
文摘内容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下游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水资源调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30、1961、1990、2000、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分析黑河流域下游额济纳三角洲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2010年,研究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3.4%,其次是草地,占20.8%.193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最明显的特征是草地、农田和建设用地增加;各土地类型间转化突出表现为农田和建设用地的转入;土地利用景观破碎度和多样性增加,优势度降低,且具有明显水源依赖性和地域性差异;土地利用变化使景观趋于均匀、多样、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