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林木树干呼吸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编号 zgly000054276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林木树干呼吸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学科分类 220.99;林学其他学科

作者 马玉娥  项文化  雷丕锋 

作者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7,31(3)

页码 403-412

年份 2007 

分类号 S791.222 

关键词 树干呼吸  树干温度  CO2浓度  影响因子  呼吸通量 

文摘内容 树干呼吸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每年消耗碳同化总量(NPP)的11%~33%.受测定技术所限,过去对树干呼吸的研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十几年来,由于大气CO2温室气体浓度的持续升高,树干呼吸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测定树干呼吸的方法较多,早期一般采用气体交换法和密闭方法,最近利用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Li-Cor6400)或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Li-8100)对树干呼吸采用开路系统测定方法.大量研究结果表明:1)树干呼吸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即从早晨开始,树干呼吸速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到午间有所降低,之后逐渐增加,达到峰值后又逐渐降低.2)树干呼吸的季节动态为:生长季的树干呼吸速率明显高于非生长季,即从春季到夏季树干呼吸速率呈持续升高态势,高峰值出现在7或8月,尔后逐渐下降.树干呼吸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其影响因子较多.直接影响因子有气象因子(如温度、湿度和CO2浓度)和生物因子(如树种、树龄、径阶、边材积和树干氮含量等);而纬度、海拔和地形因子通过影响气象因子或生物因子而间接影响树干呼吸.诸多因子中,树干温度对树干呼吸的贡献最大(Q10可描述树干呼吸对温度升高的敏感性).树干呼吸机理及其影响因子乃是今后研究的主要内容,一方面要采用统一的测量方法和技术,另一方面要综合考虑影响树干呼吸的内外因素,建立树干呼吸的相关模型,为构建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状况及其对大气CO2浓度变化的贡献和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