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组成及分布



编号 zgly000157124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组成及分布

作者 柴新义  盛硕  于士军  张微微  殷培峰  崔明霞 

作者单位 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母体文献 西北林学院学报 

年卷期 2018年01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Q949.32 

关键词 大型真菌  牯牛降  生态分布  经济价值 

文摘内容 为了解安徽牯牛降自然保护区野生大型真菌的组成及生态分布特征,对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海拔高度的大型真菌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大型真菌共有153种,隶属于39科70属,其中优势科为多孔菌科(Polyporaceae,33种,21.57%)、小皮伞科(Marasmiaceae,13种,8.50%)。根据生态习性分土生菌48种(31.37%),木生菌105种(68.63%)。依经济价值分为食用菌53种(34.64%),药用菌58种(37.91%),毒菌9种(5.88%),经济价值不明40种(26.14%)。不同植被类型中大型真菌发生的种类存在差异,其中发生于混交林中的大型真菌种类最多,共106种,占69.28%,其次为阔叶林中的大型真菌68种,占44.44%,针叶林中的大型真菌31种,占20.26%,竹林中的大型真菌23种,占15.03%,发生在灌丛或草丛中的大型真菌36种,占23.53%。随着海拔垂直高度的变化,大型真菌的种类及数量亦存在明显差异,低山林带型分布的大型真菌96种,占62.75%,中山林带型分布的大型真菌54种,占35.29%,高山林带型分布的大型真菌14种,占9.15%。不同的地理和环境条件使该林区大型真菌具有不同的生态分布特征。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