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北京地区耕地碳酸盐褐土不同农作物氮及灰分元素生物循环的比较研究



编号 zgly000104894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北京地区耕地碳酸盐褐土不同农作物氮及灰分元素生物循环的比较研究

作者 黄德华  陈佐忠  张鸿芳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年卷期 1982年02期

年份 1982 

关键词 生物循环  灰分元素  碳酸盐褐土  禾本科作物  农田生态系统  耕作制度改革  元素平衡  豆科作物  生物量  森林生态系统 

文摘内容 京郊耕地碳酸盐褐土小麦、大麦、玉米、高梁、花生五种农作物氮及灰分元素生物循环的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作物存留、归还、吸收不同元素数量的差别很大。豆科作物花生以对钙、镁吸收量大为其显著特征;禾本科作物吸收较高数量硅、铁、铝、锰、钠。在四种禾本科作物中,高粱吸收较高数量氮、磷、钾、钙、镁、硅,大麦吸收较高数量钠、硫和锰。2.不同作物以根、茬形式对11种元素和灰分向土壤中的归还有三种情况:1)低度归还类型:氮磷钾,归还比例一般低于10%;2)中度归还类型:镁钙硫硅钠和灰分,归还比例介于10—30%;3)高度归还类型:铁铝和锰,归还比例一般为30%。3.不同农作物生物循环特点对研究农田生态系统元素平衡、耕地土壤肥力变化和形成过程以及施肥、耕作制度改革,都有重要意义。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