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耕作方式对豫西旱区坡耕地水肥利用与流失的影响



编号 zgly000047067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耕作方式对豫西旱区坡耕地水肥利用与流失的影响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 李友军  黄明  吴金芝  姚宇卿  吕军杰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06,20(2)

页码 42-45,101

年份 2006 

分类号 S157.2  S157.42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坡耕地  水肥利用与流失 

文摘内容 为筛选适宜豫西早坡地应用的耕作技术, 对深松覆盖、免耕覆盖、一次深翻和传统耕作等4种耕作方式的土壤水分、养分及其利用与流失情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深松覆盖、免耕覆盖能提高土壤蓄水量, 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明显高于传统耕作, 特别是对上层土壤全氮及碱解氮和深层土壤的有效磷及速效钾的影响更为明显, 并能有效地减少地表产流次数和径流量, 减少土壤养分的流失,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养分的生产效率, 显著提高小麦产量。与传统耕作相比, 深松覆盖和免耕覆盖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6.37%和10.62%, 氮素生产效率提高17.40%和10.27%, 磷素生产效率提高19.80%和12.54%, 钾素生产效率提高19.44%和12.19%, 小麦产量提高23.22%和15.38%, 经济效益提高29.36%和21.13%。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