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胡杨愈伤组织质膜的两相分离法及其H+-ATPase的特性



编号 zgly000030567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胡杨愈伤组织质膜的两相分离法及其H+-ATPase的特性

作者 杨颖丽  张峰  赵敏桂  谢能中  张立新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西北植物学报 

年卷期 2003,23(11)

页码 1877-1881

年份 2003 

分类号 Q946.1 

关键词 胡杨  愈伤组织  质膜  H^+-ATPase 

文摘内容 以胡杨愈伤组织为材料,用PEG 3350/Dextran T500构成的两相系统提取质膜微囊,研究质膜H^+-AT Pase的特性。结果显示:由6.3%PEG3350、6.3%Dextran T500、KCl、磷酸缓冲液(pH7.8)和蔗糖构成的两相系统提取膜微囊的H^+-ATPase活性分别被Na3VO4、KNO3、NaN3抑制了约75%、2.6%和1.3%。方向性检测显示原位膜微囊占提取质膜微囊的90%,翻转膜微囊仅占10%。去垢剂对质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说明0.015%的Triton X-100和0.01%~0.1%的Brij58适用于测定质膜H^+-ATPase活性。Lineweaver-Burk动力学分析该酶的Km值为0.65mmol·L^-1,Vmax为37.59μmolPi·mg^-1protein·h^-1。研究结果表明:两相法提取的质膜微囊主要是正向密闭的膜微囊;胡杨愈伤组织质膜H^+-ATPase的最适pH为6.5,最适温度为37℃左右。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