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磷水平下幼套球囊霉与禾草内生真菌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66020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磷水平下幼套球囊霉与禾草内生真菌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的影响

作者 郭艳娥  李应德  高萍  汪治刚  段廷玉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兰州新区市政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母体文献 草地学报 

年卷期 2018年06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543.6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禾草内生真菌  磷水平  多年生黑麦草 

文摘内容 通过盆栽试验探究了4个磷(P)水平(0、10mg·kg-1、20mg·kg-1、30mg·kg-1)下,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AMF)幼套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与禾草内生真菌(Epichloё)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生长、养分吸收、光合特性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供试多年生黑麦草植株分别由含有禾草内生真菌(E+)和不含禾草内生真菌(E-)的种子建植获得。结果表明:AMF对植物生长的促生效应可通过适量P添加得到加强;内生真菌增加了黑麦草的生物量和养分含量,并与AMF间存在交互效应,抑制其侵染,侵染率降低15.85%~20.03%;二者共同作用(AMF+E+)的地上生物量较AMF-E+降低1.45%~17.74%,P0和P10(10mg·kg-1)水平下高于AMF+E-处理,P20(20mg·kg-1)和P30(30mg·kg-1)相反。对全P含量的影响与对生物量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AMF+E+处理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高于或介于AMF-E+和AMF+E-之间,磷酸酶活性低于或介于AMF-E+和AMF+E-之间。说明较适P水平加强了微生物效应,利于植物生长。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