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超微七味白术散对肠道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43313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超微七味白术散对肠道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 谭周进  吴海  刘富林  蔡莹  蔡光先  张华玲  曾奥 

作者单位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省中药粉体与创新药物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2年21期

年份 2012 

分类号 S828 

关键词 七味白术散  超微中药  肠道微生物  酶活  菌群失调小鼠 

文摘内容 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多项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为探讨超微七味白术散疗效与肠道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关系,为中药复方超微饮片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运用抗生素建立菌群失调小鼠模型,分别灌胃给药七味白术散传统汤剂、超微全量汤剂、超微1/2量汤剂、超微1/4量汤剂、超微1/8量汤剂,分析肠道菌群数及酶活性。结果表明,模型组的肠道微生物(细菌、大肠杆菌、酵母菌、霉菌、乳酸菌及双歧杆菌)数量、木聚糖酶活、蛋白酶活及淀粉酶活均低于对照组(P<0.05),纤维素酶活性高于对照组P<0.01)。传统汤剂组的细菌及酵母菌数均高于对照组,但霉菌数明显下降(P<0.05)。酵母菌数随超微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多,细菌及霉菌数在超微1/2量时最多,与传统汤剂相比,超微1/2组的三类菌均显著增加(P<0.01)。大肠杆菌在七味白术散传统汤剂和超微1/2量的作用下达到了正常水平(P>0.05);经超微全量治疗后,大肠杆菌增长十分迅速,远高于其余各组(P<0.01);七味白术散能促进肠道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增殖(P<0.05),恢复肠道菌群平衡。肠道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变化趋势一致,传统药物组的数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超微药物组超过了传统汤剂组的数量(P<0.05),超微1/2剂量组的数量最大,远高于其它各组(P<0.01)。肠道内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蛋白酶及淀粉酶活性与超微饮片浓度有一定相关性,但肠道酶活性未达到对照组水平(P<0.05)。超微七味白术散1/2量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效果与传统汤剂相当。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