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江河源区草地生态建设构想



编号 zgly000162627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江河源区草地生态建设构想

作者 任继周  林慧龙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20  甘肃兰州730020 

母体文献 草业学报 

年卷期 2005年02期

年份 2005 

分类号 S812 

关键词 江河源区  功能区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  系统耦合  特色农业 

文摘内容 江河源区是青藏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面积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0. 24%,占全球土壤碳库的1. 06% ~1.20%左右,生态价值巨大。江河源区1986—2000 年,土地植被盖度下降了2. 252%,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了11.454%,土壤CO2 年释放量仅下降了9.165%,表现了土壤从碳汇转化为碳源的趋势。而草地面积减少是使土壤从碳汇转化为碳源的主体因素。特别是过度放牧引起的高寒类型草地面积减少559.03 km2,致使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了750 070万t,占14年来(1986-2000)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总量的39.03%,是使土壤有机碳流失的主因。从维护全国乃至全球生态安全的角度看,江河源区草地生态建设意义重大。建议在江河源地区建立特色草地农业生态耦合系统,将江河源区分为4个功能区,即自然保护核心功能区、自然保护过渡区(狩猎采集保护区)、自然保护生态—生产功能区、常规居民区。以自然保护区为核心,把这4 个功能区与草地农业系统的4 个生产层理论相衔接,构建2个层次的系统耦合,即江河源区内部4个功能区之间的系统耦合;江河源区与外区的系统耦合。通过2个层次的系统耦合,将实现江河源头的生态服务功能与下游受益地区的物质与能流的合理交换,以取得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巨大效益。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