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龙陵小黑山自然保护区中缅乌叶猴海拔利用偏好研究



编号 zgly000174586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龙陵小黑山自然保护区中缅乌叶猴海拔利用偏好研究

作者 张晓栋  李延鹏  房以好  胡兴润  黄志旁  杨胡花  崔亮伟  肖文 

作者单位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高校极小种群野生动物保育重点实验室  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  大理大学三江并流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云南省创新团队  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国际生物多样性与灵长类保护中心  永平金光寺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中国三江并流区域生物多样性协同创新中心 

母体文献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年卷期 2022,42(5)

页码 183-188

年份 2022 

分类号 S718.65 

关键词 海拔偏好  食性  中缅乌叶猴  小黑山自然保护区 

文摘内容 为了解中缅乌叶猴对人类活动和食物资源时空分布的行为响应,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在龙陵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古城山片区采用10 min间隔的瞬时扫描取样法记录食性及其对于非研究人员的行为反应数据,同时每隔30 min记录猴群(20只)的位点。根据猴群活动区范围海拔跨度(1700~2300 m)每隔100 m划分6个海拔段,分析中缅乌叶猴对海拔段利用强度差异,检验海拔段利用频次与食物部位取食频次、人类直接干扰次数与强度(人次)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中缅乌叶猴全年海拔利用模式呈单峰型,全年、旱季和雨季对6个海拔段的利用有差异,其中1800~1899 m利用频次最高。猴群雨季利用1800~1899 m和1900~1999 m的频次最高(55.8%),旱季利用1800~1899 m和2000~2099 m的频次最高(52.0%)。各个海拔段都有人类直接干扰,虽然2100~2199 m干扰次数最多,但是1900~2099 m干扰人次最高;猴群全年海拔利用偏好不受人类直接干扰次数和人次影响。猴群全年、旱季和雨季海拔利用偏好均是受取食叶的频次影响,雨季和旱季还分别受取食芽/嫩叶、果实和花频次影响。因此,龙陵小黑山保护区中缅乌叶猴海拔利用偏好主要受食物资源时空分布影响,同时猴群对非研究人员的直接干扰有应激行为,并回避长期干扰的区域,建议加强区域长期人类干扰管理,控制人类干扰区域面积扩展,以保护该物种和区域生物多样性。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